集资诈骗罪可假释,需满足条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悔改表现好、无再犯危险。不可假释:累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有组织暴力犯罪,判刑超十年者。假释犯需遵守规定:守法、服从监督、报告活动、遵守会客规定、搬迁需批准。
法律分析
犯集资诈骗罪,满足假释的适用条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一、不可以假释的情形有:
1、对累犯不得假释。
2、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二、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拓展延伸
集资诈骗罪的假释条件和程序
集资诈骗罪的假释条件和程序根据不同司法管辖区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被判处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分子需表现出悔罪态度,并能提供有利于自身假释的证据。其次,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应积极参加改造和教育项目,展现出对改过自新的努力。此外,个人的犯罪记录、社会关系和对受害人的赔偿情况也会影响假释的决定。假释程序包括向假释委员会提交申请、审查申请材料、进行听证会等环节。最终,假释委员会会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和相关因素做出是否批准假释的决定。请注意,具体的假释条件和程序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了解和咨询。
结语
集资诈骗罪的假释条件和程序因地而异,但通常需要表现悔罪、参与改造、无再犯罪危险。不可假释的情形包括累犯、重大暴力犯罪。被宣告假释者需遵守法律规定、报告活动情况、服从监督。集资诈骗罪的假释决定由委员会根据犯罪分子表现和相关因素做出。具体条件和程序请参考当地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